首页 > 技术动态 > 正文

二十一届国际冷聚变会议论文简评-张武寿
2018-06-17 21:42:48   来源:冷聚变世界   评论:0 点击:

第二十一届国际冷聚变会议(ICCF21)于6月8日在美国落下帷幕,本届会议不乏亮点,会议上出现了很多新面孔,新的实验结果。本文为中科院化学所张武寿研究员结合会议论文所写的一篇论文简评。感谢张武寿研究员!


  ICCF21于2018年6月2 ~ 8日在美国Fort Collins的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举行。因笔者早已上了美国政府的黑名单,故无意参加;西安的张航也因签证问题而未赴会。翻墙上网下载了会议摘要[1],通读的同时做了下列笔记,供同好参考。

  1. Pd-D系统

  1.1. Pd-D2O系统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M. A. Imam(看来已离开NRL)等再次提及Pd-B合金与共沉积法制做的Pd皆易重复超热,他们共同特征是没有氧杂质[2]。B加入后Pd中形成两个晶格常数不同的fcc相,以颗粒分散体(dispersed granules)的形式存在,两相存在使材料变硬不易破裂,作者认为这与超热重复性有关。另一个好处是Pd中加入B后通过生成B2O3降低了溶解氧的活性,B2O3在合金制备过程中移动到熔融相的表面从而带走了氧。Miles在讲稿中提到B可使Pd脱氢变慢,超热提前出现。笔者感觉上述意见皆属推测,不过只要确实能证明Pd-B提高重复性,具体机理可继续讨论。顺便说一下,意大利的F. Celani提到I. Langmuir曾于1927年报道硼硅酸盐可吸收大量的氢,如该结论可推广到硼硅酸耐热玻璃,对重水电解系统消除氢污染或许有参考意义,因为冷聚变中普遍用该玻璃(也称为Pyrex)制作电解池或放电管。

  M. H. Miles的主要进展是在2017年3月18日至4月6日用以前可产生超热的Pd-0.5%B进行电解量热。超热为70 ± 3 mW,虽然低于以前结果(80 ~ 450 mW),但仍说明Pd-B合金的有效性。关于电解量热的实验细节,Miles回顾了Fleischmann与他通信[3]中的讨论,电解池太大会导致温升不易检测,电解池太小会导致电解中重水损失导致液面剧烈下降,量热常数变化太大。合适的容量是50 ~ 100 ml,细高电解池可保证电解时产生的气泡搅拌溶液,使温度均匀。在1989年能源部报告引用的冷聚变负结果中,加州理工用的电解池太短而粗,Harwell用的体积太大(1 L),故难以测到明显超热。Miles还讨论了开放电解中的等温外套量热方程,说明不存在稳态解,所有的稳态假设都有问题。

  LENRIA的S. B. Katinsky等人计划启动一个LEAP(LENRIA Experiment and Analysis Program)项目,用Pd-B重复超热,不同实验室交叉验证,让科学界接受冷聚变。去年Miles给笔者寄来几个样品,其中有一个是Imam当时制作的Pd-0.25%B,为精确起见,笔者前期一直致力于Seebeck量热计改进,现已达到毫瓦级准确度,期望在下一步实验中可以重复Miles的经典结果。

  E. D. Storms在本次会议上报道的都是基础性工作。他用硫酸水溶液电解充氢,用高精度(± 5 mW)Seebeck量热计测量Pd吸收H放出热,所用钯样品有3种——商业Pd片、超纯Pd、区域精制单晶Pd棒(zone-refine single-crystal rod),都经过反复吸-脱氢循环,900°C退火,厚度薄化(reduction in thickness,未说如何操作,PPT中只说轧制)发现结合能与纯度、处理和H/Pd密切相关,经过某些处理的结果与文献值符合很好。用重量法、排除氧气法和复合催化剂温度法三种方法求取H/Pd。从结果看区域精制单晶Pd的吸H焓变在H/Pd > 0.85后明显变正,其他有趋势但未测到正值区域。因为日本的Y. Sakamoto于1996年也用量热法研究过Pd箔、Pd屑吸H的焓变,未发现变成正值。当然经典的Pd-H系统热力学测量皆用小尺寸样品,在高气压条件下Pd体相吸收增加很慢,不排除表观H/Pd值包含了面吸附的贡献,如能在大块体样品上得到与传统Pd屑不同的结果,也是很重要的进展。

  Storms在另一篇摘要中讨论了Pd表面破裂及缺陷处的脱氢过程,一张照片显示丙酮中缺陷处的氢气泡,说明脱氢不仅仅是Tafel(即氢原子复合成氢分子)过程,是这两种过程的结合。Pd片反复吸脱H会最终变成一个立方体(理论上是球体,笔者注),只有能抗拒这种变化的才容易产生超热。这个说法前部分与Miles的结论一致,Miles测量过的Pd-B样品中只有一个未产生超热,而该样品表面有明显裂纹。

  在最后一篇摘要中Storms讨论了氘氧复合问题,一般封闭电解系统用Pd/Al2O3或Pt/Al2O3复合催化剂,这类催化剂不是持续工作,而是有20 min左右的周期,反复开启-闭合,导致催化剂温度、电解液温度和开路电压(OCV)相应周期变化,所以讨论超热时要注意这一点。笔者在多年的封闭系统电解中也观察到催化剂间歇工作问题,因超热尚小,所以未就此细节撰文讨论过。

  法国的J. Ruer等人讨论了电解系统中可能的两种化学爆炸,一个是氢氧混合气的冲击波相干能释放(Shock Wave Coherent Energy Release,SWACER),另一个充氢钯阴极暴露于空气中的自加热,无具体细节。

  MIT的P. L. Hagelstein把ICCF20报道过的PdHx中O位和T位同时占据的理论推广到PdDx,无技术细节。

  Loyola University Maryland的M. R. Staker用0.5 M LiOD重水溶液电解Pd,输入功为2.000 ~ 3.450 W,平均超功率为输入功的(4.7 ± 0.15 ~ 9.6 ± 0.30)%。突然增加电流引发两次达100%的失控超功率(输入1.2 W,输出2.4 W)。此外作者用电阻法测量了D/Pd,认为存在3种相态,即γ(Pd7VacD6-8),δ(Pd3VacD4 - octahedral)和δ’(Pd3VacD4 -tetrahedral),但未见详细数据。

  Stringham报道使用小型化超声反应器(1.7 MHz),50 ml重水在120 s内流过1 cc空化腔,样品为5 ´ 18 ´ 0.1 mm的Pd-Ag片。一个样品显示生成了T,热输出不超过10%(应该指超功率与输入功比值)。

  现在属于Global Energy Corporation的P. A. Mosier-Boss等人的摘要其实是Int. J. Hydrogen Energy 42 (2017) 416;429两篇文章的总结,还是用Pd/D共沉积方法电解重水,用CR-39测量核产物,结果比本底高133倍,高能粒子有³ 1.8 MeV的质子(最大15 MeV),³ 7 MeV的a粒子,2.2 ~ 2.5 MeV的中子、以及质子和中子产生的二次粒子。Mosier-Boss在另一篇摘要中总结了Pd/D共沉积结果,各种材料和形状的电极,电解液,封闭与开放系统都测到超热、核辐射、Ag(这是以前J. Dash测的)等嬗变产物。

  法国Aix-Marseilles大学的J.-P. Biberian报道了2001年Pons给过他一个产生很多超热的Pd阴极(长10 cm,直径2 mm),曾在ICARUS 9量热计中使用过。该样品一直放在抽屉里,最近拿出来用Cameca 4f SIMS测量,结果发现表面有Ag斑点,且107Ag/109Ag丰度比为10,而天然值为1.06,深度分析表明Ag只有1 mm厚。这些年来笔者一直在重水中电解后的Pd片表面测到Ag(可参ICCF12、13和20系列论文),曾推测很可能是107Ag,但因条件所限无法做SIMS测量,所以无法判断生成Ag的反应道,现在可以确定,其最可几反应为:105Pd + D = 107Ag + 13.12 MeV

  如果同时能证实105Pd减少,则该假设就可完全证实。其他反应道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皆非稳定同位素,不符合冷聚变的一贯要求,所以不应该存在。此外,就笔者个人经验而言,Ag产生是个普遍现象,比超热要容易得多。
 

  1.2. Pd-D2系统

  日本京都大学的北川(Yuta Kitagawa)等用类似于冷聚变早期山口原一(也是作者之一)使用过的装置,钯片一面镀金,在室温大气压氘气下充氘,然后约6 W加热脱氘,样品升温到150°C以上(对照组升温到140°C),在快速升温时测到中子信号。

  清华大学董占民等(李兴中组)总结1996 ~ 1999年的Pd-D2超热结果,发现其超功率活化能为54.1 kJ/mol。李兴中等认为可用共振表面捕获模型解释活化能。

  现在属于工业热力公司(Industrial Heat,IH)的D. G. Letts和D. L. Cravens建造了可在200 ~ 300°C下工作的Seebeck量热计,测得空心镀Pd阴极-Mo阳极-D2放电系统产生5 ~ 10 W的超功率,而天然丰度的氢气无超热。

  2. Ni-H系统

  美国Phonon Energy公司的D. L. Daggett报道在3年的37次实验中出现一次正结果,用类似于D. G. Letts的激光激发装置,用红外激光加热Ni粉,充入99.995%的氢气。在一次4.5 h的实验中,记录Ni粉温度的4个探头都显示出斜率为19.5°C/h的温升。在停止激光后仍持续升温45 min直到不再加热,但此后再未重复。

  印度班加罗尔的P. Ramarao报道重复俄罗斯A. Parkhomov的Ni-LiAlH4实验,50轮实验中有几次显示核心温度突然升高200°C左右(1250°C升到1450°C,读图所得数据),此时输入850 W。Parkhomov未向会议提交摘要,但6月10日e-catworld网站报道他的来信,说刚完成225天的测试,1.2 g含氢的镍共产生4.2 GJ的超热(平均2.2 MeV/atom-Ni)。最大输出1400 W(输入380 W,COP = 3.7)。平均输出575 W(输入355 W,COP = 1.6)。

  工业热力公司的M. Bergschneider与G. H. Miley等报道了辐射量热法同时辅以COMSOL Multiphysics模型验证,看来是Rossi在Lugano辐射量热法的发展,从机理上说,他们在尽量提高升温速率以激发超热。

  M. Swartz等人报道了Ni-0.6 M K2CO3+H2O(镍丝直径0.041 mm,面积约24 m2,4.7磅重;阳极是镀Pt的Ti片,面积0.32 m2)开放电解结果。早期MIT实验中输入约25 W,能量增益达5 ~ 14倍;用VI直接计算输入功,增益也有4倍,最大超热约5 W。用复合催化剂并液氮冷却,然后测量逸出气(2 ~ 100 cc/min)的质谱,发现DH/HH的质量3/2峰值比变小了43.2%,作者认为是D参与了核反应,这与冷聚变早期脱氘水电解Ni产超热的结果相矛盾。

  G. Papadatos等(Nagel组)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模拟Ni-H电化学系统的电场和温度场。F. Scholkmann等(同一小组)讨论了Ni-H2O+K2CO3(Na2CO3)电解系统中电流波动模式,认为其中存在分数维度且随电压增高,电流波动遵循对数分布。

  3. 合金-H(D)系统

  3.1. 日本联合实验

  日本已用相同样品多家独立重复的方法来合作验证冷聚变,高桥亮人综述了其结果。量热主要是神户大学和东北大学的热功率测量,以及九州大学的差示扫描量热(DSC)。在2016和2017两年中,6家机构进行了16次试验,有室温和高温实验,以及交叉分析和数据比较。所用材料有纳米复合材料PS(Pd-SiO2)、CNS(Cu-Ni-SiO2)、PNZ(Pd-Ni-Zr)和CNZ(Cu-Ni-Zr)。室温下的结果主要是化学能级别的,200 ~ 400°C高温下的PNZ、CNZ和CNS给出显著超热;而纳米单金属样品PSNZ无超热。纳米双金属/陶瓷支持样品PNZ、CNZ和CNS的最大超热为26 GJ/mol H(D)-transferred(指使用气体总量)或85 MJ/mol H(D)-absorption(指金属体吸收气体总量)。DSC用0.04 ~ 0.1 g不同Pd/Ni比例的PNZ也在200 ~ 500 °C扫描条件下获得超热,并得到优化的材料配比和温度。120 g的PNZ6(Pd1Ni10/ZrO2)在300°C下产生20 ~ 24 W超热并持续一月。其他结果如下:

  东北大学的岩村康弘(Y. Iwamura)等人用油流量热计测量了CNZ(Cu1Ni7Zr15-Ox)-H2、 PNZ(Pd1Ni7Zr15-Ox)-D2、CNS(Cu1Ni10/SiO2)-H2和PSn1(Pd/SiO2)-D2系统的超热。所有系统皆在150 ~ 350℃高温下产生超热,数量为10 ~ 100 eV/H(D),其中H(D)只计及金属体吸收的。在CNZ-H2系统中,多次观测到气压与温度同时出现的猝发信号,应该是猝发热并可重复。相同材料在岩手大学和东北大学给出类似结果,说明可定性重复。东北大学的笠木治郎太(J. Kasagi)等人用ORTEC的Ge探测器在反应釜5 cm远处测量g谱,最高到2.3 MeV,在1 W超热下未测得分立能谱。

  名古屋大学的日置晨视(T. Hioki)等用XRD和XAFS研究了PNZ6(Pd0.032Ni0.318Zr0.65O0.24)和Pd/TMPS-4R(~4 nm的Pd粒子填入氧化硅基体的介观孔中)。XRD是从室温到600℃下测量0.4 MPa氢气芬下的样品,XAFS也在室温到600℃下但在100 cc/min氢气流中测量。对于PNZ6有如下结果:(1)吸氢前PNZ6主要有NiZr2和ZrO2;(2)吸氢后NiZr2峰在120℃分裂为NiZrH~1和NiZr2H~5;(3)在200~300℃,PNZ6主要包括NiZr2H~5和ZrO2;(4)在400℃开始形成ZrH2;(5)在500℃以上,随着NiZr2分解,开始形成ZrH2和Ni10Zr7H6。XAFS结果与XRD定性一致,Ni-Pd合金粒子存在于NiZr2ZrO2混合基体中,即使部分氧化后仍如此。作者认为纳米Ni-Pd合金增强了NiZr2的氢吸收和脱吸过程,而后者有很高的储氢量Ni-Pd/NiZr2/ZrO2三种材料是异常热产生的关键
 

  3.2. 其他小组结果

  美国TrusTech公司的E. J. Beiting用水流量热法验证了Ni-Pd/ZrO2-H2系统的超热,在10 cm3体积内放入20 g样品,微米尺寸ZrO2颗粒中混入5.44 g纳米尺寸的Ni-Pd合金(原子比20:1),先用1 bar氮气标定,在300°C条件下加热40天,产生7.5%的超热(约1 W);而参考池超热为± 0.05 W,在0.05 W误差范围内。该系统可在1200°C,7 bar下工作。

  工业热力公司的J. Meyer等讨论了从Pd-Zr合金开始制备PdO/ZrO2纳米材料,无技术细节。Miley(现与工业热力公司合作)报道了“团簇增强LENR的进展”,认为100 ~ 1000个氢原子形成的团簇在低于70 K时有超导性,用多步充-脱技术可通过在固体表面形成空腔和位错来提高团簇密度,Pd-Zr或Ni-Zr合金的作用也是促进团簇形成。升温吸氢可激发LENR,周期压力变化可维持LENR。E. Ziehm等人(Miley组,与IH合作),用线性加速器加速粒子标定CR-39,用自动成像平台与机器学习图像识别软件扫描照片并检测粒子径迹。研究对象为Pd/Zr纳米粒子吸-脱氢(氘)系统。发现粒子径迹密度与吸-脱循环次数直接相关,也研究了与气压、气体种类、纳米粒子容器位置的关系。该方法值得学习。

  SRI的F. Tanzella与Brillouin能源公司的R. Godes和R. George合作,进行氢气中Ni/陶瓷/Cu镀层的纳秒脉冲放电热测量。这次主要试验Ni-Pd合金,用动态方法测量输入功为3.62 ~ 4.99 W,COP = 1.55 ~ 1.62。无进一步参数,应该是JCMNS 24 (2017) 300工作的继续。

  日本水野忠彦(T. Mizuno)的结果与已发表在JCMNS 25 (2017) 1上的类似,即先用镍网放电沉积Pd纳米颗粒然后在氘气中气体放电,COP达2(输入248 W,输出480 W),超热活化能为0.165 eV/atom·K。西安的张航报道重复了水野忠彦Ni-D2气体放电量热结果,在12天时间内观测到4次超热,总计65 kJ。

  美国退休的金属学家W. H. McCarthy用400 ~ 900°C,10 atm下充氢的Cu-Li-B合金作为电容器的电极,液态电介质含石墨微粒,施加交流电,用Seebeck量热计得到25 mW,达输入功率9%的超热,统计显著性已大于3 s。不含氢的与标定结果相同。

  M. Swartz提出CMORE([Coherent Multiwavelength Optical Reflection Electric-driven,相干多波长光学反射电动)谱有两个不同的态,只有一个与产生超热相关。仔细看所附图形,还是ICCF20所说拉曼散射的反斯托克斯线,即如果样品(如PdD-ZrO2)拉曼散射存在反斯托克斯线,则容易出超热,如只有斯托克斯线则无超热,无论湿法(电解,Ni-H2O,PHUSOR®-type)还是干法(气体,NiPdD-ZrO2,NANOR®-type)皆成立。按照统计力学,常温下处于基态的分子数占绝大多数,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数较少,是基态分子数的exp(-hv/KT)倍。因此,反斯托克斯线的强度是斯托克斯线的exp(-hv/KT)倍,即比斯托克斯线弱得多,v越大越弱。当温度T增高时,则强度随之增加。再参考Swartz & Hagelstein, JCMNS 24 (2017) 130,这种说法意味着冷聚变类似激光,需要粒子数反转。
 

  4. 嬗变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的吕功煊(Lu Gongxuan)与金陵科技学院的张文妍在用650 nm激光催化析氢反应过程中色谱检测发现含K2PtCl6溶液中K减少而Ca增多,ICP-MS检测也发现Ca增多,应该发生了嬗变反应:39K + p = 40Ca,详参已发表论文[4]

  乌克兰基辅国立舍甫琴科大学的V. Vysotskii继续研究生物核嬗变,在含有食物酵母的轻水培养液中发生55Mn + p = 56Fe和23Na + 31P = 54Fe反应,明显证据是54Fe丰度从5.85%变为10.0%。重水介质中发生55Mn + D = 57Fe反应。

  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放射生物研究所的A. Nikitin用有效微生物群(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降低切尔诺贝利含有137Cs(半衰期30.17 y)土壤的放射性,在18个月的实验中,放射性应该减少3.39%,实际上有3例达到4.55 ~ 4.75%。

  俄罗斯的A. Kornilova(与V. Vysotskii合作)用硼氢化物矿施加特殊无阻尼热冲击波(special undamped thermal shock waves)触发11B + p = 3a + 8.7 MeV反应,观测到最高能量2.9 MeV的a粒子。

  匈牙利的G. Egely有2篇嬗变方面的摘要,他说1910 ~ 1940年代就有很多高电压、高频碳电极放电触发LENR的工作,特别是N. Tesla和H. T. Moray。1914年有好几篇在脉冲高压放电管中氢嬗变为He、Ne的报道,反应发生在尖锐的边缘和空腔。他总结的规律如下:(1)通过一到两步反应可把碳、氧、氮等轻元素转变为Fe、Zn、Cu等中等质量元素;(2)放热不大;(3)生成元素是富中子的。作者认为嬗变/聚变可解释地热和土卫二的间歇泉。哈萨克斯坦叶先诺夫里海技术和工程大学的G. Tarassenko也讨论了地壳中的冷聚变。

  美国Maximus Energy Corporation的M.I. Fomitchev-Zamilov用直径1英寸的Ni20Cb3合金而非铜作阳极,在0.01 torr氢气中用约30 kV/20 mA冷Al阴极放电,开3 min关3 min,在开着时用3He计数官测到39.0 cpm的信号,关闭时测到28.7 cpm的信号,说明产生了中子。实验持续20 min后用Amray 1830电镜的EDS测量放电形成火山口形貌处的元素,发现面积约3 mm3的中心明显变黄,测量主要是元素La,此外还有Ce、Pr和Nd。在另一篇摘要中作者介绍了测量方法。

  MIT的F. Metzler等人(Hagelstein组)把57Co蒸镀在钢片上,发现生成57Fe的Ka和14.4 keV射线的衰变不遵循指数形式,他们认为是机械夹具的应力所致。

  5. 束靶反应、超密度氢(氘)及其他

  波兰什切青(Szczecin)大学的K. Czerski多年来研究金属中束靶反应屏蔽效应增强,本次报道金属表面缺陷数目与反应产率有强烈相关性,这些缺陷可归结为表面碳和氧污染。该结果所用方法全属于传统核物理实验,所以结果很具参考价值。

  近20年来瑞典哥德堡(Goteborg)大学的L. Holmid一直在研究氢的里德堡态并在正式期刊上发表了大量文章,本次会议有多篇相关摘要。

  冰岛大学的S. Olafsson认为存在小的H-离子并引起聚变,地热与此有关,容易重复冷聚变实验的地点多在地热资源(地热电站,火山口)附近。S. Zeiner-Gundersen与S. Olafsson提交了3篇摘要,认为超密氢(Ultra dense hydrogen,UDH)的键长为2.3 ± 0.1 pm,可作为ICF的靶材料。Holmlid最早提出UDH并于2006年测得,但未由他人独立验证过,摘要介绍了实验装置。Holmlids还报道过UDH可自发发射K介子、π介子和μ介子,他们试图重复该结果,从图看结果不明显。最后一篇讨论光电倍增管(PMT)的信号甄别问题。

  独立学者M. Taggett报道用金属的激光烧蚀(Laser Ablation)来评估超密氘(UDD)的存在,目的也是验证Holmid的里德堡态理论。氘气流量为1 ~ 5 sccm,用加热到约60°C的KFeO2催化剂(工业上用来脱氢),当催化剂起作用时烧蚀时间增加200%到350%。给出了两图,似乎说明结果支持该理论。

  山口东京理科大学的吉村敏彦(T. Yoshimura)等人发展了一种称为多功能空化(multifunction cavitation,MFC)技术,它结合了超声空化与水射流空化,作者企图用此技术重复十多年前Taleyarkhan的空化聚变。
美国Frontline Aerospace公司的R. S. Wood介绍了已故Joseph Papp发明的惰性气体发动机技术(Nobel Gas Engine),他猜测可能与LENR有关。
 

  6. 部分理论

  因理论众说纷纭,笔者只录部分以备考。

  日本京都大学的田边克明(K. Tanabe)继续讨论金属表面的场增强,这次是直接计算Pd、Ni和Ti表面在重水与氘气中的增强效应,在长波长情况下(> 400 nm)比JCMNS 24 (2017) 296中所述纳米表面效应要强,从图看Pd效应最强,Ni次之,Ti最弱。

  洛杉矶Quantum Gravity Research的V. Dubinko等人发展了以前的局域非谐振子理论(PRE 83, 041124),认为该效应可增强反应率。

  加州Target Technology公司的倪汉(H. H. Nee)等人的摘要其实是3篇文章[5]的总结,他们从头计算了Pd和Ni中单空穴和双空穴与H的相互作用,发现空穴可束缚比体密度高十倍的H,并认为这就是Storms所说的核活性区。Ni中1%的Li和Al就能束缚1021 H-atom/cc。

  INOVL公司的H. J. Whitehouse与F. K. Gordon认为LENR会在电化学性质上表现出来,所以可用电化学导纳谱(Electrochemical Immittance Spectroscopy)与传输函数谱(transfer-function spectroscopy)研究LENR。无具体技术细节。

  乌克兰的V. Vysotskii有3篇摘要讨论用相干相关态(coherent correlated states)理论解释各种冷聚变效应,主要思想是不确定关系修改为Schrödinger-Robertson uncertainty relation,常数h/2多了个可以取很大数值的系数(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 efficiency),详参Vysotskii et al: Eur. Phys. J. A 49 (2013) 99。

  美国独立学者A. Zuppero与T. J. Dolan有2篇摘要,认为形成了重电子准粒子,其寿命约10 fs,像μ介子一样催化核反应,可解释冷聚变中的核嬗变现象。
 

  7. 冷聚变形势

  纵观全文,美国作者以公司和自由职业者为主,日本作者以大学与公司合作者为多,显见美国冷聚变形势更加严峻。去年10月底,运营了12年的Coolescence公司关张。本次会议未见密苏里大学SKINR的工作,不知何故。工业热力公司有多篇摘要,收编了Letts和Cravens,并与Miley合作,这已超出笔者的预期,因该公司放弃在北卡主办ICCF21,令人猜想当时举办会议只是为与Rossi打官司的公关策略,现在看来还是干实事的。从发表的摘要看,技术路线没有局限于超热,希望将来能有所突破。

  本年度有两位重量级人物离世,先是3月8日俄罗斯的Y. Bazhutov,年仅60岁。此后是6月5日日本的荒田吉明,享年94岁。大阪大学的冷聚变研究一直靠荒田在日本的巨大影响力得以维持,可以说是以荒田为壳,张月嫦为核,老先生离世后该小组去留堪忧。

  明年就是冷聚变发现30周年了。本会议摘要中有两篇与冷聚变的发展有关,S.D. Seccombe(从电邮地址看是MIT退休教授)总结了1978-1982年HP公司在开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上的经验,重要几点如下:(1)只要持续专注,小团队可产生戏剧性结果;(2)实验周期与问题答案的收敛速度直接相关;(3)单元过程控制,从始到终及化学跟踪皆必不可少;(4)易用性,综合性,自动诊断工具和专用测试构架可简化其他困难;(5)取得部分成果对于维持士气和获得资金非常重要。独立学者A. ul-Rahman Lomax讨论了这些年来冷聚变发展的问题。其实这些年冷聚变研究的教训正是集成电路成功的反面,开始时大家追求核产物,后来关注大超热(Rossi后尤其如此),结果皆欲速则不达。此后冷聚变研究到底如何开展,笔者浅见还是把目标放低,向日本人学习,步步为营,循序渐进为上策。
 



[1] 中国政府怕我们上外网学坏,美国政府把我们当坏人怕偷了他们的好东西,我们是里外不是人 。
[2] 笔者对此存疑,因为从ICCF6开始就有报道表面存在氧化膜的PdDx束靶反应截面明显增大,波兰Czerski在本次会议也认为氧杂质有利于增强核反应。
[3] 共690页的通信已编辑并上传到lenr-canr.org。
[4]吕功煊,张文妍:可见光驱动的光催化产氢同时诱导低能核反应嬗变钾为钙,《分子催化》31(2017)401。
[5] Subashiev et al: J. Nucl. Mater. 487 (2017) 135, Prados-Estévez et al: J. Phys. Soc. Jpn. 86 (2017) 074201; Nucl. Instr. Meth. Phys. Res. Sec. B 407 (2017) 67.ICCF21于2018年6月2 ~ 8日在美国Fort Collins的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举行。因笔者早已上了美国政府的黑名单,故无意参加;西安的张航也因签证问题而未赴会。翻墙上网下载了会议摘要[1],通读的同时做了下列笔记,供同好参考。


相关热词搜索:ICCF21 冷聚变,LENR 冷核聚变

上一篇:帕克好莫夫成功完成镍氢反应器225天测试
下一篇:冷聚变世界七月最新一次高温镍氢实验结果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