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聚变,骗局还是希望
2014-04-08 23:09:07   来源:环球杂志   评论:0 点击:

这篇文章比较详细介绍了冷聚变技术的发展演变,虽然冷聚变世界并不认同作者的一些观点,但是还是不得不说,作者对于冷聚变的态度还是很客观的。作者为:《环球科学》杂志社会员:毛柯优。

      自1989年首次提出“冷聚变”以来,关于它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论到今天也没有定论。相信这一技术的人认为,未来“冷聚变”将成为超级能源,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能源之需。不相信它的人则对其嗤之以鼻,认为“冷聚变”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那么“冷聚变”到底是什么?它究竟蕴含多大的能量?它是伪科学还是超级能源?

      冷聚变如果在室温条件下的聚变反应能够实现商业化,人类就可以用海水中提取的重氢来生产丰富的核能。冷聚变的理论假设是,当对氚核进行电解时,分子被融进氮气内,释放一个高能中子,科学家已经探测到了大量热量,然而没有人探测到释放出来的中子。

      每当提起核能利用,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聚变与裂变。裂变指由重的原子分裂成轻的原子,它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并是地球上最常用的核电来源。聚变恰巧相反,在一定条件下、由小质量的原子核聚合成重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巨大能量。不过人类距离大规模聚变发电尚一些时日。目前主要的几种可控核聚变方式:超声波核聚变,激光约束(惯性约束)核聚变,磁约束核聚变(托卡马克、仿星器等)。可行性较大的可控核聚变反应装置是托卡马克装置。

      LENR与我们常谈的聚变和裂变都不相同。聚变和裂变需要强大的原子能量支撑,冷聚变则温和的多。NASA使用一种镍化晶体和氢离子来进行实验。氢离子被吸入镍晶中,这种晶格在一种高频率下震动。震动刺激其镍中的电子,迫使其融入氢离子里,形成缓慢移动的中子。镍迅速地吸收了这些中子,令它们变得不稳定。为了重新获取稳定状态,中子衰变成质子和电子,这种反应令镍转变为铜,并产生能量。根据NASA的说辞,世界上1%的镍产量就可以抵消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燃煤能量供给。NASA同时也说明,碳晶格可以用来替代镍,核反应会把碳转变成氮。这一切是否意味着大家马上就能用上安全清洁的核能?实际上用于发电的5-30THz频率的镍晶格十分难以生产,与此同时、研究LENR的一些实验室也遭遇到了事故。假以时日,普罗大众也能拥有比肩钢铁侠的小反应堆。

     冷核聚变是现在所用更正式名称—“低能量核反应”(low energy nuclear reactions, LENR)——的通俗名称,隶属于凝态物质核科学(condensed matter nuclear science, CMNS)的范畴。冷核聚变为大众所周知起因于1989年3月“弗莱许曼-庞斯实验”的争议性——由科学家马丁·弗莱许曼(Martin Fleischmann)与史坦利·庞斯(Stanley Pons)所进行。当时有许多科学家努力重复该实验,却发现无法再现一样的结果。人们对冷聚变最大的责难集中在其实验的低重复性和核反应产物不匹配两点上。“冷聚变”(Cold Fusion),这是一个曾经轰动世界,后来却被戴上“伪科学”的帽子遭千夫所指、至今依然饱受争议的技术。但是近些年来的新技术似乎又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弗莱许曼-庞斯实验”丑闻

      早在1924年,即在人们知道聚变过程很久以前,德国柏林大学的弗里兹·潘勒塞(FritzPaneth)和库尔特·彼得斯(KurtPeters)曾经强行使氢气通过一个钯阵列,企图以此来产生氦。他们报告说,他们的实验得到了氦4(这是一种现在被认为可以表明发生了聚变的副产物)。不久,约翰·唐德贝尔格(JohnTandaberg)在1927年改进上述两人的方法,让电流通过重水以后再进入一根钯杆,似乎也昭示了可以廉价产生出氦的希望。可惜,潘勒塞和彼得斯以及唐德贝尔格所用方法得到的那种让他们高兴不已的产品是一种假象,原来是实验室中常会发生的沾染。因此,他们的假说未能成立。

     这期间,有关裂变的研究一直集中在需要极高温度的方法。大约在1984年,有两位电化学家开始关注起在低温下产生聚变的课题。他们中间一位是马丁·弗莱西曼,英国皇家学会的成员和南安普敦大学的电化学研究教授;另一位是斯坦利·庞斯,美国犹他大学的化学教授。他们设想,如果强行把两个氘(氢元素的一个变种)原子核挤进一个容不下两个原子核的小空间,这两个氘原子核就有可能发生聚合。金属钯的分子结构便提供了适合这种要求的小空间。

      但是,怎样才能把氘核挤入钯金属的晶格中去呢?他们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电解槽,电解槽里的重水中有所需要的氘原子,而电解槽的阴极是用钯制成的。他们的假说是:电流从阳极向阴极的运动会迫使氘原子核从重水移入钯的晶格,从而在那里发生聚变。因为这种聚变将会是在接近室温的条件下发生,比起在极高温度下发生的聚变,它是“冷的”。弗莱西曼和庞斯两人显然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在重复潘勒塞、彼得斯和唐德贝尔格的工作。 弗莱西曼和庞斯采用这种方法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知道一个电学过程真的产生了一个核事件?查明这一点的主要线索是两个迹象:一个是,发生聚变应产生的辐射,这可以通过测量放射性粒子即中子的数量来加以确定;另一个是,电解槽所产生的能量应当肯定大于提供给电解槽的电能,这可以通过测量温度来加以确定。

    在1989年春天,马丁·弗莱西曼和斯坦利·庞斯感到他们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原打算就冷聚变问题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再发表成果。然而这时他们获悉,布赖汉姆·杨(BrighamYoung)大学也有几位物理学家正在进行类似的实验,虽然要解决的问题与他们的并不相同。庞斯和弗莱西曼感到了压力,觉得必须尽快公布他们的研究成果。无疑,他们渴望获得首先发现冷聚变的殊荣。这时候,犹他大学的律师们和管理层也对他们施加压力,认为只要庞斯和弗莱西曼首先公布他们的成果,那么犹他大学对冷聚变的专利权地位肯定会极大地加强,而布赖汉姆·杨大学的相应地位便会削弱。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弗莱西曼和庞斯两人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他们在一个电解槽里通过把氘核聚合在一个钯晶格里实现了冷聚变。他们解释说,在这项实验中,输出的能量至少是输入能量的四倍。

      1990年3月28~31日,美国犹他大学“国家冷聚变研究所”主办的美国“第一届冷聚变年会”在盐湖城召开。来自国内外的292名学者出席了会议,宣读了40多篇事先约定的学术论文与报告。去年弗里希曼(Fleischmann)和庞斯(Pons)(以下称F-P)宣布实现室温条件下的核聚变,引起了全球强烈反响。4~6月,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国家的一些研究机构先后宣布重视了F-P的发现。但是,多数研究机构未能重复F-P的实验结果,特别是未能测出现有的核理论所预言的中子产额,因而对F-P的发现提出了怀疑。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能源部能源研究顾问委员会的冷聚变小组委员会,经访问犹他大学,布里格姆•扬大学,得克萨斯A&M大学,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后,于1989年7月31日起草了一个临时报告,主要内容为:“目前不为冷聚变研究拨专款”,“希望从实验上检测出氚的产生”,“测量到低产额的中子在科学上是有趣的,但没有产生能源的明显效用”,“鉴于实验和测量的困难性,委员会鼓励协同努力”。1989年10月31日该小组委员会通过了最终报告,其中申称:“到目前为止的(冷聚变)实验尚无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冷聚变现象中可以得到有用的能源”;小组委员会“不建议为冷聚变研究提供专款”;“室温条件下的核聚变同过去半个世纪以来获得的有关核反应的所有知识相抵触。它需要发现完全新的核过程”;“从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所称发现被称作冷聚变的新的核过程是没有说服力的。

      很快,舆论开始将指责的矛头对向弗莱希曼和庞斯。“骗子”、“亵渎科学”、“伪科学”一类的言论铺天盖地而来。最终这两位科学家不得不关闭实验室,退出科学界,甚至改变国籍,隐居他国。他们提出的“冷聚变”也成了科学史上最大的丑闻之一。自那以后,“冷聚变”成了科学界的禁忌词汇,“伪科学”的帽子牢牢扣在了“冷聚变”头上。即便是在今天,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仍拒绝发表支持“冷聚变”的实验结果。

      之后继续进行的实验研究中,不少研究机构得到了比较的结果。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和橡树岺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相继测出热效应和氚。日本“聚变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氘气的高压放电实验中观测到高通量中子。这使人们不得不承认,F-P效应确实存在。当前许多人正转而相信,钯阴极上确实产生目前尚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它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许多实验事实表明,氚化钯金属电极上确实产生过剩热、氚和中子等异常现象,它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尚无法控制、重复。因此对冷聚变现象,既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研究仍在继续

      1991年以后,冷聚变研究变得相对默默无闻,进行研究的小组很难获得公共研究资金和保持研究程序公开。今天的研究在一些特定的场所进行着,但已普遍边缘化的更广泛的科学界正在做研究,并且研究者们在主流出版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更加困难。波士顿环球时报于2004年估计在冷聚变研究领域只有100至200名研究人员,大部分都遭遇了名誉和事业的损失。回到1991年,由一位冷聚变支持者的综述报告指出有600名科学家在该领域进行研究工作。少数进行冷聚变研究的科学家们尽管受到主流学界的排挤,但仍然用F-P实验的电解池方案进行实验研究。他们常常喜欢将他们的领域命名为低能核反应(LENR)或化学辅助核反应(CANR),栅格辅助核反应(LANR),凝聚态核科学(CMNS)和栅格激活核反应。原因之一是为了避免与“冷聚变”相关的负面内涵。新名称避免了像暗示聚变发生在它们研究之中等引人注目方式。支持者们认为他们提出了一个更准确的描述的理论。

      1992到1997年间,日本国际贸易工业部发起了一项2000万美元的“新氢能源(NHE)”计划研究冷聚变。在1997年宣布项目结束时,一度支持执行者池上秀雄(Hideo Ikegami)说:“我们不能取得最初希望得到的“冷聚变”。我们找不到更多的理由来提供更多钱支持来年或者未来的研究。”

      此外,在20世纪90年代,因为缺乏主流科学家的共识和美国退出的研究,印度停止了在巴巴原子研究中心冷聚变研究。但在2008年,国家高级研究所建议印度政府恢复这项研究。项目分别开始于金奈的印度技术研究所,巴巴原子研究中心和英迪拉·甘地原子能研究中心。然而,因为仍然有科学家一切为了实用目的持怀疑态度,研究仍然停止。

      弗莱希曼和庞斯发表研究后,意大利新技术,能源和可持续经济发展国家机构(ENEA)已经资助佛朗哥Scaramuzzi的研究到装有氘气的金属中多余的热量是否可以被测量。这样的研究是分配给ENEA各部门,INFN,CNR实验室,和在意大利大学和工业实验室。各小组继续努力实现可靠的可重复性(即现象发生在每一个细胞,和一定的时间框架内)。 2006-2007年期间,意大利经济发展部成立了一个研究计划,声称已经找到的电能高达500%  。ENEA在2009年举办的第15届冷聚变会议。

      1999年,日本成立CF研究会促进独立研究冷聚变研究工作继续在日本开展。2008年5月日本研究员矶义明(Yoshiaki Arata,大阪大学)展示了一个实验:当氘气含有钯和氧化锆的混合物引入电池时产生热量。

      自1989年以来,美国圣地亚哥海军空间和海洋作战部队系统指挥中心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冷聚变的研究。在2002年,他们发行了两卷的报告,“PD /重水系统的热能和核能方面 ”,呼吁提供资金。这和其他发表的论文一同促使2004年美国能源部审查。

      富豪悉尼金梅尔(Sidney Kimmel)在2012年2月向美国密苏里大学赠款550万美元用于设立悉尼金梅尔核能复兴研究所(SKINR)。赠款是为了支持研究在极端条件下钯,镍或铂,和氢的相互作用。2013年3月,一位在海军研究实验室的工作了40年核物理学家格雷厄姆(Graham K. Hubler),被任命为主任。SKINR项目的其中之一是复制1991年的实验中,普雷拉斯(Prelas)提到的大量中子突增被记录的现象。该实验因为“他的研究帐户已被冻结”被迫停止。他声称,新的实验中已经观察到了“中子发射量达到了与1991年相似的水平”。

      2011年1月,研究员塞尔吉奥(Focardi)和博洛尼亚大学的发明者安德烈·罗西一起声称已经成功地证明商业上可行的冷聚变设备:能源催化剂(Energy Catalyzer)。其他的发明家和创业公司在过去都发表过类似的声明,但商用设备在市场上从没有推行过。

      2011年,意大利波隆纳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物理系的Andrea Rossi与Sergio Focardi宣布已成功引发冷核聚变反应,但尚未得到其他科学家证实。

      据安德烈·罗西描述,这场冷聚变的示范实验于10月28日进行,罗西并联了几十个模块,最初的能量由电阻产生,使每个模块接收到400瓦的初始能量输入,在接下来的数小时内不再输入电能,而核反应产生了一个自我维持状态,输出的持续功率为10千瓦。罗西强调,他的装置平均制造了470千瓦的能量,并在超过5个小时的时间里释放着热量,将水转化为了蒸汽。

      罗西指出,示范的目的是想让事实证明一切,消除人们的疑虑。现场邀请了一组未透露姓名的工程师和少数媒体记者。但截止到目前,质疑的声音四起,科学家们认为罗西首先应让除他的人以外的实验机构复制并分析该实验,美国能源顾问乔纳森·库米索认为其“应该被视为一个骗局”。

      尽管有一些人称他们已经实现了冷聚变,但是大多数物理学家对此持否定态度。科学家表示,罗西在声称他已经成功实现冷聚变前,应该能让他实验室以外的其他实验室可以复制这项试验,并对其进行分析。能源顾问乔纳森-库米说:“在独立科学家能够复制这些试验结果前,(E-Cat试验)应该被视为一个骗局。”但是能源新机构纯能源系统的CEO斯特林-艾伦称,他参加了罗西的试验演示工作,E-Cat确实能够自我持续下去。他说:“罗西演示了470千瓦能量以自我持续的方式连续输出的过程,这意味着能量输出确实足以使该装置自行运转下去。”

      近些年比较有成果的就是本文开篇提到的NASA的LENR装置。关于这个笔者引用詹姆斯·伯吉斯于CNBC所写于Oilprice.com的当中的一篇评论文章,当中是有关这个命题,“冷聚变的科学家终于要被接受了吗”这是一个相当短的文章,但是当中伯吉斯倒是描述及轻轻提出了一些冷聚变研究的历史。并且是自从1989年以来说起的,一些正在进行的活动就在今天看起来仍然一样。

      他现正指出:“随着最近LENR示威活动在信誉良好的机构,如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以及世界上最大的仪器公司,美国国家仪器公司。欧洲委员会的研究和发展中心的报告,建议LENR其在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地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实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很感兴趣,并且据说提交了两份LENR专利,去年持严重反对意见的公司正在考虑LENR的可能性,对若干研究项目进行投资。”
 

      谜底仍未揭晓

      冷聚变揭示的现象为探索微观世界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手段,我们有可能通过桌面反应就做到以前必须由大型加速器才能做到的事。例如现在的激光尾场加速技术已使带电粒子达到GeV量级的能量,而冷聚变正是这种趋势中的一个极致,尽管现在还不为人解,作为最简单的对比:原来热核聚变研究需要大型的托克马克才可能达到的一些指标,现在冷聚变实验仅需要一个手持玻璃瓶就能实现。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在开展“冷聚变”研究。国际上已召开过13届冷聚变国际会议,第14届国际冷聚变会议将于2008年8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美国物理学会年会和化学会年会都开辟了冷聚变分会场。现国际上对“冷聚变”研究比较重视的国家有:美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中国、法国、以色列等。对冷聚变现象的确定性是成立的,但在理论的解释上争议很大。

      “冷聚变”是一个颇为敏感且备受质疑的话题,也是当前科技界应当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2008年4月8~9日,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以“‘冷聚变’的争论”为题在北京召开了第l7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邀请了许多专家学者就此问题进行自由讨论。会议就氢、氘气体放电实验出现的许多奇异现象(如异常x射线谱线、超热、新核素生成等)和其理论解释(如“小氢原子模型”、“P.e—P等束缚态模型”),以及其他的实验现象和理论解释进行了报告、质疑和热烈的争论。

      我们先不要去担心冷聚变的未来,而是先从科幻电影里找到它的应用前景。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国好莱坞著名大片钢铁侠《IRON MAN》Tony Stark自制的聚变核反应堆。其中出现的核心技术为——方舟式反应堆,该反应堆为微型无级可控式冷聚变核反应堆。

美国好莱坞著名大片钢铁侠《IRON MAN》Tony Stark自制的聚变核反应堆。其中出现的核心技术为——方舟式反应堆,该反应堆为微型无级可控式冷聚变核反应堆。该技术的峰值功率:3亿焦耳/秒,可持续输出约15分钟;额定功率:500万焦耳/秒,可不间断输出约2亿年。电影和漫画中的主角正是使用冷聚变反应堆实现机甲的能源供应,并通过聚变反应中的光子释放提供飞行动力和光子武器的。也许电影里的这一天离我们并不远了。


      近年来,在冷聚变的支持者中形成一种共同的观点:就是需要通过某种金属或晶体传导电流才能启动以产生能量。对于小粒子和氢原子碰撞引起聚变,大量中子移动产生惊人的能量的质疑在减少。一旦可以达成冷聚变实验中所产生的结果,那么人类将有能力将发电的方式转化为非集中式的,如每一家自行取暖和发电,并可以大胆地假设把水作为燃料。现在,冷聚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实验,冷聚变实验如同温室种植、海水脱盐和空间发动机等实验一样,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开发。它们需要大量的投资、新工厂和长时间的研究。

      科学界对冷聚变的研究从科学本身的发展来看传统的热核聚变乃至整个核反应理论限制了冷聚变学者的思路并规制了科学界多数人的看法,从技术与应用角度而言冷聚变本身潜在的巨大商业前途使研究者与支持者过早背上了功利包袱——这不仅限制了科学的自由交流,也降低了研究结果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大多数科学家仍然对所谓的“冷聚变”持怀疑态度,因为在现有的理论中,同带正电的原子核要克服相互之间的斥力聚合成新的原子核,必须在极端的高温高压下才能发生。受控核聚变容器“托卡马克”就是利用通电时产生的巨大的螺旋型磁场,将其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到很高的温度,才能实现受控核聚变。截至目前,“托卡马克”仍然只是一个庞大的实验装置,并不能为人们所利用。

      不论怎样,“冷聚变”的追随者们没有停下他们的脚步。研究者们似乎都陷入了一个怪圈:他们的实验永远都只有自己能看到成果,别人不能重复验证,没有主流学术期刊承认他们的研究成果,永远只能引起媒体的关注。再一次提出实现“冷聚变”的安德烈·罗西也没能跳出这个怪圈,他证实自己的方式仍然是进行一场示范实验,邀请了一组没有透漏姓名的工程师和少数媒体记者作为他这一“伟大”创举的见证人。他也像他的前辈们一样,没能获得其他科学家的信任,质疑的声音仍然四起,比如,美国能源顾问乔纳森·库米索就直指其“应该被视为一个骗局”。

      如果说“冷聚变”确实存在,那么为何20年过去了,冷聚变依然没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甚至不能拿出一个令所有人信服的证实冷聚变真实存在的证据。重复性差可以说是反对者对“冷聚变”不屑一顾的最大原因。复制并分析该实验,仍然是验证真实性的焦点。这里我们将“冷聚变”与高温超导技术进行了对比。自上世纪初人类发现超导现象之后过了40年,超导现象才得到了合理的解释,而高温超导发现已逾20年但物理学家们还是无法理解。“冷聚变”与高温超导类似的地方在于它们都是在凝聚态中发生的,而当代科学不善于处理凝聚态这种复杂系统。“冷聚变”与超导不同的地方在于,虽然后者也存在重复性问题但超导材料造出来后就算成功了,而“冷聚变”是一个反应过程,一个人做出来还要其他人也能做出来。“冷聚变”和热核聚变的一个显著区别是,热聚变更像无机化学反应,常规技术手段就是大幅度升温,加压以促进反应进行,而冷聚变更像生物化学反应,需通过催化载体与添加剂选择、温度的小范围控制等精细条件调节(核)反应率。除此之外,“冷聚变”研发还有经济、政治、旧科学范式的限制等因素的限制。

      量热器的复杂性,这个问题在1989年审查以来,虽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今天的审评结论是类似的发现在1989年的检讨。

      目前的评审确定了一些可能有助于解决一些在基础科学的研究领域的争议,其中两个是:(1)氘化金属材料科学方面利用现代表征技术,和(2)使用国家的最先进的设备和方法报告研究从氘箔中发射出来的粒子。评论认为,这一领域将受益于提交相关机构的提案和提交档案期刊论文的同行评审过程。

      冷聚变在1989年春季曾经被人们那样地大肆张扬,现在想来都叫人难以置信,除非这短短的词组具有更丰富得多的内涵:一种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我们能源危机的了不起的新技术。“冷聚变”现在已经成为"希望"的同义词,怎能指望人们会抛弃它的深层含义而只让它代表狭义的事物呢?用平常的图像和通过文化加工来把原子核科学的思想转换成一个非科学家也能够理解的概念,要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冷聚变简单装置的可视图像,科学新闻的倾向性,以及肤浅地为信奉和怀疑两种对立的观点加上人性因素的社会学,所有这一切,无非好像是缩短了非科学家与科学的距离而已,却对于加深科学认识毫无裨益。

      坚信冷聚变和反对冷聚变的两大阵营现在已经是势不两立,一个人在他的个人偏见和文化意义已经根深蒂固之时,就会听不进对立的意见。坚信冷聚变的人们比起掌握着大部分主流科学的怀疑派来,固然要谦虚得多,但是他们仍然拥有大量文化资源,足以让需要希望的那些人产生出希望。科学名气,一份豪华的杂志,每年一次的国际会议,受围攻的心理,以及支撑这种心理的关于存在着一个阴谋集团的说法,不断出现的杂七杂八的残缺证据,来自金融界的一份签约,所有这些都是对坚信派的有利因素,可以使他们--不论科学家还是非科学家--确信希望的真实性,尽管来自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和美国物理学会的声音一再说它是假的。

      科学一直以来是成功的。因为某些实证规则已经被采用了几个世纪,即所谓的科学方法。这些规则要求新的科学发现能被很多人使用不同的设备去重复。这种重复降低人们欺骗和被欺骗的可能。此外,这些不同的研究中观察到的行为或现象,必须显示出类似的模式,即无论使用何种设备,重要的变量在所有研究中必须具有相同的效果。尽管对一个奇怪的行为或现象的最终解释很重要,但是最初这些解释并不是必要的。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自它被应用在科学领域以来对人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科学失败时,这些规则会被忽略。它们可以以几种不同的方式被忽略,最明显的是过早的接受。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条规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他们以保护科学,并使其不违反这样的规则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准则。反复重复被忽视时,一个不太明显的问题发生。因为一个科学家并不想要相信一个与他支持的理论相冲突的结果。起初,冷聚变前的原因被拒绝的原因是前者。现在是基于后者。起初对冷聚变的否认是有效的,而且和用科学的方法规则是一致的。但是如今大对数对冷聚变的否认并不是基于这个科学的方法。

      持怀疑态度到了极端和不假思索的接受同样有害。现在很多人因捍卫科学的崇高理想而尊重怀疑论者。事实上,怀疑论者经常使得重要进展停滞不前,扼杀了原创性,甚至让有创造性思维的人都远离了科学。虽然从过去可以举出类似的例子,特别是目前而言,因为持续激烈的争论和该发现的重要性,人们对“冷聚变”研究持有特别严重的否定态度。读到这里,亲爱读者们, 你们可以运用自己良好的判断力和负责任的态度来评估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冷聚变”装置是否真的存在。请记住,新奇的观点不需要盲目接受或盲目拒绝,只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探索去探索。重要的新思想几乎总是与传统的理解相冲突,因此在仔细审查这种观点的可能性之前,这样的冲突不应该被作为断然拒绝新发现的理由。

      然而,未来的“冷聚变”究竟走向何方?这个确实是未知数。尽管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它的存在,但对于冷聚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仍然不宜宣传。“冷聚变”的未来唯有依靠研究者们继续的深入研究。我们还可以套用林肯的一句名言:“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冷聚变”究竟是伪科学,还是真知灼见,留待时间去检验吧。当然,或许未来某一天,我们真的也能像电影里那样,穿上微型反应堆机甲在天空中飞翔!

相关热词搜索:冷聚变

上一篇:一篇比较早的冷聚变综述
下一篇:钍基熔盐堆:喝液态燃料“杂食性”未来核反应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