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动态 > 正文

核聚变离商用有多远?
2014-03-11 22:34:31   来源:青年时报   评论:0 点击:

聚变是工程物理上面的圣杯,多少年来,人们试图掌握聚变核能为人类服务,可是现实和理想的距离就是很遥远,这篇文章分析了聚变的前途,但是根据笔者对冷聚变的了解,冷聚变会很快进出商用状态,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其他聚变堆只会慢慢普及。

纵深

为什么核聚变仍未变成“清洁能源”呢?核聚变发电的原理听上去不难,但实现起来却受到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主要的瓶颈有三个:燃料释放的能量要超出输入的能量、能量要能够持续输出、输出的能量要能够有效收集利用。

产出远不如输入

核聚变的实验都是耗资巨大的科研项目,基础设施和实验装置已经花了一大笔钱。而每次反应都要输入大量电能。一部分能量被输入燃料,用来引发反应,但更多的能量被仪器消耗了。

比如NIF用192台全世界最大功率的激光脉冲引发核聚变,每次实验大约需要消耗2百万焦耳的电能。但是核聚变的投入产出比是多少?这192个超大型激光器发射的激光脉冲进入金质反应室后,被转化成X射线,照射燃料使其发生内爆,由此实现点火。这个实验的难点,在于激光转化成X射线的过程中有能量损耗,而进入反应室的激光大部分被容器壁所吸收,最后燃料能得到的能量很少。

就以去年11月的NIF实验为例,燃料获得的能量只有12千焦,放出的能量是15千焦,净产出3千焦。也就是说,输入整个实验装置的能量,是产出的近七百倍。这里还没有考虑能量收集和转化过程中的损耗。

持续发电是个问题

核聚变与核裂变不同,核裂变属于链式反应,启动之后会自发持续进行,在核电站里还要用控制棒控制它的反应速度。福岛事故的原因就是链式反应失控产生高温,导致堆芯熔融。而核聚变需要的条件比较苛刻,基本上要太阳那种条件才能让它持续进行。

在实验条件下,首先,一次实验中燃料的量有限,烧完就没了;其次是实验条件的限制。发生反应的等离子体不稳定,比如托卡马克(另一种进行核聚变实验的装置)用环形磁场约束燃料,磁场的扰动有可能破坏等离子体。NIF用激光引发核聚变,激光以脉冲形式发射,每个激光脉冲只有几纳秒。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反应条件苛刻也是核聚变的一个优点。地球上无法制造出恒星那样的环境,一旦设备发生故障,反应就无法持续进行。这样看来,核聚变更加安全。

产出能量暂不能有效收集

那核聚变放出的能量该如何收集利用?核聚变主要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能量,因此用汽轮机或者光伏电池发电都是有可能的。但是,核聚变需要在高温或强磁场等条件下进行,反应在瞬间释放大量的能量。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的材料为数不多,还要考虑成本和使用寿命。

最终实现应用的聚变核电站会是什么样子呢?它可能像托卡马克,可能像NIF,也可能是另一些科学家提出的裂变聚变混合模式,也就是用裂变引发聚变。

相关热词搜索:聚变,冷聚变

上一篇:美核能复兴推进小型核电商业化
下一篇:赛尔顿技术公司的两个冷聚变技术专利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