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新闻 > 正文

第23届国际冷聚变会议学术笔记 - 张武寿
2021-10-09 18:29:03   来源:冷聚变世界   评论:0 点击:

第二十三届国际凝聚态核科学会议(即国际冷聚变会议)已于2021年6月9 -11日顺利召开。因疫情的持续影响,ICCF-23办成了线上会议,这也是历届ICCF的第一次,主会场在厦门大学。第二十四届国际冷聚变会议ICCF24将于2022年在美国硅谷召开。

图A:Biberian所用实验装置。

图B:氢气中照射Pd膜后的中心点SEM图像。


















图D:CR39测量结果。

  俄罗斯的Savvatimova(女)用Pd和Ni片(f20 mm ´ 0.1 mm)分别在氘气和氢气中辉光放电40 hr,Pd-D放电参数为2.5 kV,4 ~ 20 A,17 ~ 63 MHz,Ni-H放电参数为0.5 ~ 4 A,1.25 ~ 2.5 MHz。用ICP-MS测量Pd和Ni在放电前后的元素,所得结果是15次测量的累加值。结果发现Pd片表面的重元素Pt和Pb减少,如下表A所示。放电前没有的W放电后出现了,如表B所示,作者认为是Pt与D反应生成了W。Ni片是放电后表面的Fe、Zn和Cu杂质也减少,奇怪的是54Fe同位素丰度增加了约3倍,64Zn同位素丰度增加了一倍,63Cu丰度也增加(与后面印度Kajeev组结果一致),且都是最轻同位素增加最多,如表C、D所示。Pd和Ni同位素也有变化,笔者认为不太明显,所以未转载[35,2B-OR06]。在另一篇墙报中,Timashev和Savvatimova等人认为低温等离子体中3 ~ 5 eV能量的电子可激发非核亚稳态,该亚稳态有10 min左右或更长的寿命,是一种松散的核结构,容易进一步发生核反应并可解释前述实验结果[50,P-07]。

图A:Savvatimova实验中的Pd-D放电。

表A:Pd片在D2中放电后Pb和Pt的减少。

表B:Pd片在D2中放电后W的出现。

表C:Ni片在H2中放电后Fe和Zn的减少。

图D:Ni片中Cu的同位素变化。


 
  田坚回顾了自己Pd-D2(H2)的超热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P-40]。

2. Ni-H系统
2.1. Ni-H2O系统


  美国布里渊能源公司(BEC)的Tanzella这次主要关注各种材料测量技术[4,2A-PL06],他提到用ICP-MS测得64Ni丰度从天然值的0.91%变到3.99%,而62Ni丰度明显降低,结果见下表。另一表的结果只有62Ni丰度降低类似,其他只是稍有增多。到目前为止,Ni-H系统的核产物一直无定论,该结果只是顺便提到,录以备考。

  印度IIT Kanpur的Kumar等(Kajeev组)[34,2B-OR05]使用纯Ni、纯Cu、Ni-Fe合金(Ni93%,Fe7% WDS)和 Kanthal 合金(Fe74%、Cr 21%和Al 5%)作阴极,高纯石墨(99.99%,杂质< 0.01% WDS)作阳极,1 M K2CO3(99.995%)水溶液作电解质。用EDS、WDS和TOF-SIMS表征电解前后阴极上的元素组成和同位素变化。结果表明,合金比纯金属更容易诱导核嬗变。纯镍在水中电解后用EDS和WDX都测到表面产生了Cu、Mg和Fe,见下图A。TOF-SIMS测量表明这些元素分布在距表面200 nm深度内,如下图B所示。TOF-SIMS测量还表明产生的铜同位素与天然值不同,如下图C所示。图D ~ F分别是纯Cu、Ni-Fe和Kanthal 合金电解后的结果,合金电解时间比纯金属少一个量级,可见更容易发生嬗变。Kumar在会议上很活跃,经常提问。

图A: 纯镍在30 V,2.5A电解11 hr前后表面4个点的元素变化,电解后产生了Cu(20%),Mg(3%)和Fe(4%)。

图B:纯镍在25 V,3.5A电解10 hr后用TOF-SIMS测量的元素深度变化。

图C:用TOF-SIMS测得的表面铜元素同位素分布,最右侧是天然值。

图D: 纯铜在30 V、3.5A电解12 hr前后表面5个点的元素变化,电解后产生了Mg和Fe。

图E: Kanthal合金在30 V、3.5A电解1 hr前后表面5个点的元素变化,电解后产生了Cu(20-53%)和Mg(6-11%)。

图F:Ni-Fe合金在25 V,3.5A电解1 hr前后表面5个点的元素变化,电解后产生了Cu和Mg。
 
  日本岩手大学的山田弘(Hiroshi Yamada)用下图 A所示塑料管(容积8 ml)做电解池,上部是ϕ0.5 mm铂丝阳极,电解液是Li2SO4+H2O,底部是5 μm厚镍膜阴极。镍膜下是闪烁体,计算机模拟表明,α粒子至少要达到~ 3 MeV能量才能穿透镍膜并到达闪烁体。共进行了6轮实验,每轮实验分前后两次,前次是每24小时电流从3 mA逐步倍增到160 mA,共持续7天。然后停止10 min,添加水进行后次实验,从5 mA逐步倍增到160 mA,共持续6天。因此,单次运行的电解持续进行13天。在暗室中用肉眼观察闪烁,在电解过程中的任意时间连续观测10 min,统计闪烁次数,通常在24小时内进行两次。闪烁颜色是白光夹杂着少许蓝光,闪烁前后的时间间隔也变化很大,每次强度也不同。把每小时的平均闪烁次数定义为闪烁频率,闪烁频率随电流值而增加,如下图B所示。在后次实验中160 mA时,1030 min总观察时间内共有15次闪烁,求得闪烁频率为0.9/h。相反,在对照实验中,在900分钟内观察到不明原因的闪烁2次,对应于0.1/h。结果表明,电解能显著提高闪烁频率。作者认识为电解中发生的低能核反应产生带电粒子引起闪烁[47,P-4]。
图A:山田弘所用电解池结构示意图。

图B:山田弘所用电解电流(左)和闪烁频率(右)。

  俄罗斯的Klimov用Ni(0.9999) 阴极水中等离子体脉冲重复放电(100 A, 10 μs, 2 kHz),用EDS和ICP-MS测量后发现,主要元素Ni未变,但杂质元素Fe,Cu,Si,Ca等减少乃至消失[23,2B-IN16]。在另一篇墙报中,Klimov等报道异构烃等离子体(Heterogeneous Hydrocarbon Plasma,HHP)射流与Ni片相互作用发生低能核反应,COP = 4 ~ 10,还用EDS观测到Li、Al、Ca等产物[53,P-10]。Klimov在会议上很活跃,经常提问。

图:Klimov在Ni阴极上放电前后的表面元素对比。

2.2. Ni-H2系统

  Parkhomov参加了会议并由同组成员Belousova(女)代讲[6,2B-PL07],但主要讲述冷聚变中的核产物特点,未报道新结果。其中提到Pd-D系统需要300°C样高温,Ni-H系统需要1000°C以上高温。此外介绍自己的理论模型,认为电子参与重核聚变形成诸多核产物。
 

  意大利Mastromatteo也从事冷聚变工作多年,他用7 cm ´ 0.8 cm ´ 0.125(5) cm镍带,镍带两侧各电沉积200 nm厚钯膜,样品重0.63 g,温度为22°C。结果在真空室中充入氢气后压力明显下降,如下图所示。在2.5 hr内,气压从315 mbar降为147 mbar,下降了168 mbar,如果只是Pd吸H最多只能下降3 mbar,根据体积与气压变化求得H/Ni = 0.6,这是纯镍片不曾发生过的现象。此外在吸氢开始后还观测到比本底高80%的中子信号,并维持了好几个小时[40,3B-OR11]。在冷聚变研究中,Pd-H系统的材料研究得最多,但很少观测到超出传统物理理解的内容。Ni-H系统超热报道过不少,很多人只是猜测Ni大量吸氢,但无明确证据。如果这个研究得以进一步证实,意义很大(笔者建议作者用称重法,电阻法,XRD等方法验证结论,他回信说设备简陋,无法实现)。

图:Mastromatteo观测到的Ni镀Pd膜吸氢过程,红线是另一个钯膜电阻的变化。
 
3. 合金-H(D)系统
3.1. 日本联合实验


  日本已用相同样品多家独立重复的方法交叉验证冷聚变,高桥亮人综述了其结果[3,PL-04]。最好结果是200 W/kg-sample持续数周,反复煅烧可显著提高PNZ(Pd-Ni/ZrO2)和CNZ(Cu-Ni/ZrO2)样品的超热,氢气或氘气,压力0.1 ~ 1 MPa,室温到500°C都可产生超热。在ICCF-21以后,有16个小组验证了超热,产生了比Pd吸H所放热量高10,000倍的超热,典型值是200 MJ/mol-D,所用样品及反应釜见下图A,反复煅烧样品(下表r数目表示煅烧次数)结果见下图B和C,一般煅烧3次后超热饱和(见下图D),不再增加。CNZ样品累积超热见图E。温度越高,超热越大。用小样品在DSC上也测到超热。
 
图A:东北大学和神户大学所用的样品与反应釜。

图B:煅烧次数对PNZ超热的影响。

图C:煅烧次数对CNZ超热的影响。

图D:煅烧次数对CNZ超热影响的直接比较。

图E:CNZ7样品的累积超热。

  东北大学的代表是岩村康弘(Y. Iwamura)、笠木治郎太(J. Kasagi)和伊藤岳彦(T. Itoh)[2,PL-03;24,IN-18;78,P-33],他们在25 mm × 25 mm × 0.1 mm的Ni片上用氩离子束或磁控溅射法交替沉积6层Cu(2 nm)/ Ni(14 nm)多层膜,如下图A所示,先烘焙,然后在250°C条件下充入200 ~ 300 Pa氢气并维持约15 hr,然后迅速加热(500 ~ 900°C)并抽真空(10-5 Pa,6 hr – 5 d),结果有氢气时观测21 keV/H-atom或2.0 GJ/H-mol的超热。只用纯Ni片时无超热。他们采用辐射法量热,当样品温度从942增加到992 K(约等于670升温到720°C)时,有氢样品辐射量比无氢样品增加6.2%,对应于6.0 W的超热(见下图B)。除了稳态超热外,还有脉冲超热(见下图C),不同位置测温表明超热来自表面层,脉冲超热还伴随有核辐射。笠木治郎太给出的超热是2 ~ 6 W,120 hr内总超热0.72 ± 0.22 MJ或3.8 ± 0.31 keV/H-atom(原文如此,两组数值的相对误差矛盾,前者31%,后者8%)。超热随时间衰减。温度越高,超热越大。初步证据表明,氘气也可产生类似的超热。岩村康弘这次没用多数日本人使用的新氢能,而是用了量子氢能(Quantum Hydrogen Energy,QHE)。

 

图A:东北大学使用的实验装置及步骤。

图B:东北大学的稳态超热实验结果。


图C:东北大学的脉冲超热实验结果,下图是上图局部。
 
  早稻田大学小林(Tomotaka Kobayashi, 内藤健(Ken Naitoh)组博士生)报道了小体积反应釜中镍粉和Pd-Ni-Zr粉的温度变化[31,1B-OR02],反应装置结构图、实物照及反应釜照片见下图A。一例3 g镍粉的结果见下图B,在240°C,0.5 MPa压力下使用氢气比氮气的高4 K,不同温度和压力的温升比较结果见下图C,可见温度和压力升高都促进了异常温升。使用Pd-Ni-Zr材料的只报道了下图D一例结果,虽然初始温升12 K,但200 s后随时间下降。总的来看,有异常现象,但结果粗糙,需细化。

图A:早稻田大学实验装置结构图(左)、实物照(中)及反应釜照片(右)。

图B:早稻田大学的一例镍粉实验结果。

图C:早稻田大学镍粉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温升比较。

图D:早稻田大学实验中Pd-Ni-Zr粉在95°C,0.5 MPa下的温升。
 

3.2. 其他小组结果

  印度辨喜瑜伽大学(S-VYASA (Deemed-to-be) University)能源研究中心的Ramarao报道了他们的超热[11,1A-IN03],其装置结构见下图A,使用类似于水野忠彦的镍网附钯,钐作为活性材料(未见具体细节),充入氘气。一例结果见下表A,输入50 W时COP = 1.98,反应釜表面温度比标定值高19°C。输入50到300 W的不同输入功率皆有超热出现,氢气与氘气相比结果相差无几,详见表B。
 
图A:辨喜瑜伽大学的反应釜及空气量热计装置。
 
表A:辨喜瑜伽大学的一例热测量结果。

表B:辨喜瑜伽大学不同气体的标定和热测量结果比较。



西安秋然实验室的张航(由陈思用英语代讲)报告了重复水野忠彦实验的结果[32,2A-OR03],采用塞贝克量热计并用水流式量热计做辅助测量,量热计原理及实验装置见下图A,实验结果见下图B,结果表明在10 Pa氘气压力下,输入功率为150 ~ 250 W时产生1.5 ~ 2.5 W的连续超热。
 
图A:秋然实验室量热及反应釜结构示意图。

图B:秋然实验室量热结果。
 
  意大利的Celani继续研究其康铜(Cu55Ni44Mn1)丝-氢气系统[22,2B-IN15]。现在使用下图所示的同轴线设计,即直径0.2 mm的康铜丝外包绝缘层绕在铁管上,置于H2和Ar混合气(几个bar)中,施加高电压(± 600 V),低电流(几个mA)脉冲(50 Hz)。作者的目的是在丝内形成高电势梯度导致H流动,引发核反应。还需要表面层是低的功函数镀层等。作者说可产生稳定的异常热,但未见明确的热测量结果。

图:Celani实验示意图。

4. 束靶反应、超密度氢(氘)及其他
4.1. 束靶反应


  波兰什切青(Szczecin)大学的Czerski继续报道金属中束靶反应屏蔽效应增强[13,1B-IN05],结果表明晶格缺陷和杂质导致屏蔽能增加,但靶表面杂质导致屏蔽能降低。

  兰州大学的王铁山多年从事束靶反应研究[2A-IN14],他这些年尤其关注于金属含氘靶中氘分布的问题,在束靶反应测量中金属靶中氘的密度和分布是动态的,这导致核反应截面及屏蔽能等计算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为了避免该问题,他们用锂靶代替金属含氘靶。两例结果如下图A所示,可见在相变前后,液态锂靶的产率明显大于固态锂靶,计算表明,6Li+d反应屏蔽能增加了235 eV,而7Li+p反应屏蔽能增加了140 eV,这与Kasagi在ICCF-14上报道的结果定性一致。计算表明,液态锂靶上6Li(d,a)4He反应屏蔽能随温度增加而降低,如下图B所示。
 
图A:相变前后H+Li反应产率变化。

图B:液态锂靶上6Li(d,a)4He反应屏蔽能随温度的变化。
 

4.2. 超声空化

  Stringham于2年前关闭了他的First Gate Lab,现在主要重新评估前30年的空化数据,他主要总结了前面的工作。最后他说“This is not the end... it&#39;s the beginning” [19,2

相关热词搜索:ICCF23 冷聚变,

上一篇: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世界最强核聚变磁体
下一篇:罗西及其列昂纳多公司12月9日发布会有感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