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世界最强核聚变磁体
2021-09-10 23:24:42 来源:国防科技要闻 评论:0 点击:
新型超导磁体打破了磁场强度记录,大约是地球自然磁场的50万倍,为核聚变提供了“魔瓶”,也为实用、商用、无碳能源铺平了道路。

9月5日,经过三年的深入研究和设计工作,由麻省理工学院等离子体科学与聚变中心(PSFC)与初创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简称 CFS)设计和建造的大口径、全尺寸(长2米、宽1米 )D形高温超导磁体已经展示了破纪录的20特斯拉磁场,大约是地球自然磁场的50万倍,成为是世界上最强的核聚变磁体。随着该项技术的成功展示,MIT-CFS合作有望在2025年建造世界上第一座发电量大于消耗量的核聚变发电站,该发电站将命名为SPARC。同时为建立实用、廉价、无碳的发电厂铺平了道路。由于核聚变能利用的燃料是氘(D)和氚。氘在海水中大量存在,因此,核聚变能也被称之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
瓶子里的太阳
太阳的能量来自其中心的热核聚变:两个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原子核时放出巨大能量。在地球上建造核聚变装置的难点在于,过程产生的温度远远超过任何固体材料所能承受的温度,而这一问题可通过“磁约束”解决,磁场形成一种无形的“瓶子”,里面装着等离子体,通过托卡马克装置(常用的控核聚变反应装置,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性容器。)将其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以达到核聚变的目的。
MIT-CFS核聚变设计的主要创新是使用高温超导体材料——稀土钡氧化铜(REBCO),它可以在更小的空间内产生更强的磁场。迄今为止,要想制造出能够容纳加热到数亿度的等离子体的磁性“瓶子”所需的强大磁场,唯一的方法就是让它们变得越来越大。但是,以金属扁平胶带状制成的新型高温超导体材料(稀土钡氧化铜)可以在更小的设备中实现更大的磁场,相当于在尺寸大40倍的设备中实现的性能。
概念证明
未来
麻省理工学院计划于2025年建造SPARC核聚变发电站,一旦SPARC成功运行,将证明一个全面商业运行的核聚变发电厂的可行性,为快速设计和建造商用可控核聚变发电站扫清技术障碍,让核聚变发电成为未来清洁能源的核心,从而改变未来世界能源格局。
相关热词搜索:聚变等离子体,20特斯拉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黑光能源公司 BlackLight Power, In...(4294967281)
- ·冷聚变技术可以结束当前的雾霾天气吗?(13)
- ·布里渊能源技术公司的CECR技术简介(9)
- ·Defkalion公司的5千瓦Hyperion冷聚变反应堆(8)
- ·截止2014年国内外冷聚变研究现状(8)
- ·美军宣称已成功将海水直接转化为燃料(8)
- ·关于近期对E-CAT真实性质疑的问题(8)
- ·中核研究院成功复制镍氢冷核聚变装置E-CAT(7)
- ·美预言家预测人类在未来18个月内实现冷...(6)
- ·黑光能源公司宣布改变能源领域游戏规则...(6)
- ·镍氢电能(E-CAT)研究中心落户天津(6)
- ·工业热力公司公告称罗西起诉没有任何价值(6)
- ·空中客车公司对冷核聚变研发感兴趣(5)
- ·1升水能让汽车跑5000公里(4)
- ·冷聚变开拓者:马丁. 弗莱希曼 和 斯...(4)
- ·世界上第一台冷聚变装置E-CAT的研发历程(4)
- ·冷聚变是伪科学吗?(4)
- ·冷聚变将引发环保和新能源技术新的革命(4)
- ·德国EGM公司的水基燃料技术(4)
- ·英国国防部最新报告:冷聚变技术将来会...(4)